文 洪旖姍諮商心理師/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認證親師諮詢師
這學期我跑去師大重溫麗娟老師的人際歷程,每次上課都有滿滿的收穫。教師節老師不放假來幫我們上課,實在是太偉大了!這天上課,我的學習金句就是:
1.「諮商師要做的就是給安全的避風港,就是根,根就是親密;翅膀就是自主」
2.「Family是father and mother, I love you. 」。
把自己當一回事
「你對別人的「蛤」有什麼反應?」這是上課一開始老師抛出的第一個問題,也讓我印象深刻,我給它命名為「把自己當一回事」。
以前我遇到對方回我「蛤」,尤其是權威者,像是「教授」、「老闆」,你問他問題,他回你「你要說什麼?」、「我聽不懂?」、「所以…?」都可能讓我心裡很挫,我心裡會回打自己「我不能講話再精準一點嗎?」、「你看!你總是講話讓人聽不懂?」、「我是邏輯有問題嗎?」、「我為什麼不能一次就講到位?」,對!就是老師說的小劇場。其實可能不是我有問題,搞不好就是「教授」、「老闆」有問題,他沒專心或他不懂,那我再講一次問題,再調整更聚焦的說,他聽懂就會回我了。我發現最近幾年,我也在練習再重述問題的勇氣,這好像也是練習「把自己當一回事」,「你聽不懂,我就再整理重講,讓你明白」,對啊!這不就是我的目的嗎?不然,我的問題沒有獲得澄清,不也是無法滿足我的親密需求,而我的重述提問,也是練習自主和自尊的建立,不要老活在自己的腦補和小劇場裡,老覺得自己不好,我哪有那麼不好,是我自己把自己看小了,看小到自己害怕的要躲在角落,不要被發現或被看見。希望你也給自己勇氣「蛤?把自己當一回事!」。
窗邊的這個玩偶,原本並不起眼,但有天我看著他,竟想起一個老師,我不禁哈哈大笑!原來他就是那個上課有時會「蛤」,讓我心裡皮皮挫的老師,不過也謝謝他培養我「把自己當一回事」再說一次的勇氣。
無結構的歷程觀
我猜有不少人受不了台上報告或會議發言的人講話沒重點,這時台下的你我可能很有默契的翻白眼,是吧!這堂課老師談到自己從有結構到無結構的歷程,這也喚起我的反思。哈!原來我也是成就取向和問題解決的人,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,我也早就知道自己不僅重效率,更重效能,「不要浪費時間」就是我常對自己的提醒,我一直以為這是我在企業工作長期訓練養成的好習慣。
以前的我遇到沒結構的老師講課,就很崩潰!聽主管、同事報告講話沒重點,心裡就會悶悶「在講什麼啊!」、「可不可以講重點!」、「可不可快一點!」。當然,事後想起就會駡自己「怎麼那麼沒耐性啊!」,但又對自己說在職場工作就是要問題解決和有效能啊!(呵!我的成就取向又起肖了!)自從學諮商與輔導,從事助人工作,這些潛移默化的覺察和反思也幫助我接納別人與我的不同。去年我開始參加一個認證課程,有趣的是我的參加決定是在兩個授課都沒結構的老師中選擇,可是漸漸的我好像也能靜心的在沒結構的授課風格中聽到東西,這就是無結構的歷程觀。所以,有時候我們還真得練習突破自己的框架,事情不是都完全的好或不好,不是絕對,也不是二分。如果我把自己看得太好,那就少了謙卑和包容,會太自以為是;但如果我把自己看得太小、太弱,就會少了勇氣,不敢與人靠近、不敢求助或不敢依附,所以我也是在親密和自主中間練習怎麼調和。
關鍵字
TalentRoots聯絡人管理顧問官網 https://www.talentroots.com.tw/
LINE官方帳號募集中 @307liniz
TalentRoots聯絡人管理顧問YouTube頻道https://reurl.cc/GerGxG
Comments